2013/12/16(新聞稿)
依據行政院研考會「102年數位機會調查」顯示,我國6至11歲學童有80.4%曾使用平板電腦、84.5%曾使用智慧型手機,使用過筆記型電腦的比例為63.5%。在網路使用方面,6至11歲學童網路使用率高達93.6%,僅6.4%表示沒有使用過網路。由此結果,顯見平板電腦及智慧型手機與學童生活日益緊密。
在個人家戶調查方面,我國12歲以上民眾曾經上網民眾亦由94年的62.7%增為102年的76.3%,這相當於網路人口已近1,600萬人(約1,587萬人)。此外,全民瘋上網,低頭栽進數位時代已經來臨,12歲以上全體民眾有64%擁有自己的桌上型電腦,擁有智慧型手機者占53%、筆記型電腦占39.5%、平板電腦占27.2%。與本會101年調查結果比較,民眾擁有平板電腦及智慧手機等行動上網設備的比例大幅增加(分別增加11.6個百分點及16個百分點),使用無線或行動上網的比例也增加了2.1個百分點。76.6%的網路族曾經使用過無線或行動上網,其中37.5%曾使用過政府機關提供的免費無線網路,占12歲以上全體網路族群的28.7%,由此可知,無線行動上網是政府創造公平數位機會不可避免之趨勢。
12歲以上網路族喜愛 Web 2.0互動分享,網路不再只是搜尋資訊的功能,在各種訊息的互動分享,社群網站、即時通訊等軟體的使用,更讓網路族群生活增添豐富色彩。另外,12歲以上網路族參與的網路社會活動以資訊搜尋及溝通為主,高達86.6%的網路族最近一年曾透過網路搜尋生活資訊,其次為參與社群網站(78%)及即時通訊(73%)進行雙向互動。
網路購物漸成主流, 12歲以上網路族參與的網路經濟活動購物相關活動為主,73.2%會在線上查詢價格,61.7%會在網路購物。網購族的全年平均消費金額為16,551元,最近一年平均網購次數為12次。
網路串連新公民時代來臨,47.1%網路族最近一年曾透過網路查詢政府公共資訊,32.5%曾於線上申請服務,22.9%曾在網路上發表個人看法,6%曾在政府機關相關網站發表個人意見。網路族在網路上發表個人看法的比例較101年上升了16.8個百分點,可能因為調查期間適逢輿論關注社會重大事件,網友在網路上發起相關活動,顯示網路作為個人意見抒發管道的重要度逐漸提升。
性別差異方面,男性的網路使用比例78%略高於女性74.6%。從年齡觀察民眾的數位機會差異,網路使用比例從40歲開始有明顯的斷層,39歲及以下民眾幾乎百分之百會使用網路,40-49歲民眾的網路使用比例下降為84.3%,50-59歲為62.9%,60-64歲為47.9%,65歲以上民眾的網路使用比例僅20.5%。
進一步分析發現,平板電腦與智慧型手機的發展亦有助於50歲以上民眾近用網路。觀察近一年內才開始上網的50歲以上網路新鮮人發現,近一成九是因為使用智慧型手機、平板電腦而開始上網;70歲以上網路族更有二成三因此而開始上網,顯見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的發展對50歲以上非網路族融入資訊社會有正面的幫助。目前50歲以上網路族的上網設備,雖仍以桌上型電腦(82.8%)為主,但智慧型手機上網的比例已達49.5%,平板電腦的使用率也達32.7%,隨著智慧型手機越發盛行,50歲以上民眾的上網率持續攀升中。此外,值得注意的是電腦及網路對健康的影響,有31.7%的6年級學童認為自己因為使用電腦及網路造成視力退化。另外,有16.2%的6年級學童表示沒有上網會產生焦慮或擔心的感覺,整體看來學童自我認知有網路成癮現象的比例不高,但仍值得學校及家長持續關注及重視。
行政院研考會「102年數位機會調查」包括三項調查,「個人/家戶數位機會調查」自102年7月8日起至7月23日止,採用電腦輔助電話調查法隨機訪問全國3,079位12歲以上民眾,在信賴水準為95%的情況下,其抽樣誤差介於±1.8%之間。「50歲以上民眾數位機會調查」自102年8月1日起至8月31日止,採用電腦輔助電話調查法隨機訪問全國7,157位50歲以上民眾,為截至目前規模最大的高齡者數位機會調查,在信賴水準為95%的情況下,其抽樣誤差介於±1.16%之間。「6-11歲學童數位學習與數位機會調查」自102年9月16日至10月9日,分三階段完成學生、家長及學校問卷,計成功訪問具代表性94所學校、7,337位學童、6,454位家長,在信賴水準為95%的情況下,其抽樣誤差介於±1.1%之間。
資料來源:行政院研考會 |